新興全球病?肌少症是什麼
1988年肌少症(sarcopenia)首次在美國墨西哥州出現,許多人認為肌少症可能就是顧名思義的「肌肉量減少」或是「肌肉量流失」,第一個聯想到的也是手腳無力、容易跌倒,然而我們全上下的肌肉不只有包含四肢,肌少症還有可能演變成尿失禁、認知功能退化...等等,現在讓我們馬上了解一下肌少症到底是什麼吧!
什麼是肌少症?
的確,肌少症根據定義,指的是肌肉質量和力量的損失,目前廣泛認為是因為神經功能衰弱、荷爾蒙變化、活動能力下降、慢行疾病、肥胖、營養不良、發炎反應...等多種因素所導致。至今這個慢性疾病也問世了30餘年了,卻還未建立診斷標準,不過可以確定的是,國外研究指出,肌少症雖然是衰老的過程,儘早診斷的話,是可以預防或是降低傷害的。
伴隨年齡的身體機能衰退是肌少症的主因,在30-40歲時,我們的肌肉量會開始流失,在65-80歲間,流失的速度會加劇,大約每10年我們會流失8%的肌肉,對於肌少症患者而言,肌肉流失會更嚴重。
《全民調查》你之前知道什麼是肌少症嗎?
0%當然知道!自己有在注意,也有幫家人注意
0%不知道欸,可能要多關心自己跟家人了~
症狀有哪些?
最常見的肌少症症狀就是肌肉無力,而其他症狀還包含了:
缺乏體力
走路變緩慢
走樓梯時出現困難
難以進行日常活動
跌倒
肌肉萎縮
*小補充:雖然兩者特徵相似,不過肌少症與肌肉萎縮是不一樣的!肌少症會讓我們肌肉纖維與數量都減少;而肌肉萎縮會使我們肌肉纖維的尺寸減少,但纖維的數量維持不變!
這樣你可能更容易有肌少症!
雖然年齡看似決定了一切,如果你符合了下列條件,你可能比別人更容易患有肌少症:
缺乏活動
肥胖
患有慢性疾病:糖尿病、慢性阻塞性肺病(COPD)、腎臟病、癌症、HIV
類風濕關節炎
胰島素阻抗(IR)
荷爾蒙失調
蛋白質攝取不足
大腦向肌肉傳送的訊息量降低
我該如何預防呢?
如同上述所說,隨年齡的增長,跟衰老一樣這會是一個無法避免的慢性疾病,
但有醫靠整理了一些資訊,讓你能延緩它!
動:保持活躍,定期的鍛鍊
吃:加強營養,每天攝取20-35克蛋白質
動:起身開始培養定期檢查,提早發現提早治療
現在診斷與治療有哪些?
目前針對肌少症的醫學診斷上主要透過四種不同的儀器:
| 準確度 | but... |
電腦斷層(CT) | 準確 | 昂貴、輻射高 |
核磁共振(MRI) | 準確 | 昂貴 |
生物電阻抗分析(BIA) | 準確度較低 | 廣泛運用 |
DXA雙能量掃描儀器(DXA) | 準確度中等 | 便宜、輻射低 |
根據研究,雖然說運動與營養補充是一個很好的預防方式,但在治療上還是有其成效上的限制,現在新型的療發是幹細胞治療,透過幹細胞跟幹細胞分泌的蛋白組織(secretome)能讓細胞中的粒線體恢復作用以及調節免疫。
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除了加強對於現狀的觀察之外,仰賴好的醫療協助也相當重要,神經內科醫師就是你可以依賴的對象唷!
☺︎下載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