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+7上路 如何安心旅遊 免除潛藏成本
已更新:2022年10月14日
「0+7」政策已準備於明天(10月13日)開始實施,要如何做到「旅遊回溫,疫情不回溫」?
面對0+7開放後的利弊,你做好準備了嗎(圖片來源:Pexels)
相信每位台灣的讀者都期待已久,從機窗外鳥瞰大地的景色、異國風情再次的洗禮,又或是僅僅渴望那不熟悉的空氣與土地,此政策的執行,除了大幅降低旅遊歸國隔離成本,刺激國人海外旅遊動力,同時也代表著我們正式踏入與病毒共存的階段。與病毒共存,說來簡單,卻也考驗著曾確診者、復陽者,甚至天選之人(未確診者)的抵抗力,無論您是屬於哪一類,都須負起自身健康的責任。
你不能忽略的隱性成本
根據整合醫學科-姜冠宇醫師與家醫科兼神經外科-方鵬翔醫師所述,面對此一即將開放政策,在享受政策放寬的同時,達到最完善的自我防護,我們須要多加留意幾點:
環境通風
根據近期數據顯示,於後疫情時代的西歐國家,例如英國,在住院率就已增加了33%,對此也有專家指出,倍增的住院率主要可以歸因於天候的變化。入秋之際,溫度的變化在歐陸國家相較台灣顯著許多,除了越發明顯的早晚溫差外,也能感受到整體氣溫大幅度的滑落,這使得家戶開始緊閉門窗,導致室內空氣的不流通,進而造成交叉感染可能性的攀升。姜冠宇醫師提醒民眾,須以此為鑑,在台灣的冬季降臨前,做好完善的空氣淨化準備,以免寒流演變成另一場「病毒流」!
避免盲飛
從大家聽到耳朵長繭的COVID(新冠病毒),隨著時間演進,陸續出現了Alpha和Delta,在去年(2021年)11月全球更是飽受Omicorn變異株的肆虐。面對不斷出現的變異株,姜冠宇醫師建議我們應提前做好旅遊規劃,熟知目的地的疫情資訊,不要因為「盲飛」而讓病毒為所欲為的在世界各地延燒,另外姜冠宇醫師更是提醒讀者,確實的感染通報,可以讓中央了解目前台灣變異株蔓延狀況,以及有哪些族群需要加強防備...等相應公告措施。
二價施打
有鑒於現在各種變異株可說是「爭奇鬥豔」,並且還未觀查到病毒出現趨同演化的現象,因此姜冠宇醫師建議有計劃出國的國人,都須正視施打二價疫苗的必要性,讓感染風險可以降低。此外雖說回國隔離政策放寬,但國外感染延後七日歸國政策依然有效,因此計畫旅行的讀者,也須多方評估出國染疫風險,作出完善的規劃。
國際旅遊染疫恢復狀況(圖片來源:姜冠宇醫師 提供)
謹守規範
方鵬翔醫師提醒各位讀者,在自主管理期間的民眾,請勿逕自安排任何至醫院探病的行程,若是您符合:(1)病人實施手術、侵入性檢查或治療等,須由家屬陪同,或依法規須家屬親自簽署同意書或文件;(2)急診、加護病房或安寧病房等特殊單位,因應病人病情說明之需要;(3)病人病情惡化或病危探視;(4)其他特殊原因,經評估有探病必要且經醫療機構同意,並搭配自費家用快篩之陰性報告,方可去醫院探病,切勿擅自探病,以免造成醫療院所不必要的負擔。
而在陪病上,也有相似的管制規範,除了快篩陰性報告和醫療機構評估核准外,也須符合「病人有特殊照顧需求」,例如有照顧者陪同之幼童或生活無法自理等。屆時陪病期間,也須每日嚴格執行家用快篩至自主防疫(7天)期間結束,另外醫療院所會提供每位陪病家屬(1名)公費篩檢服務。
確診與應對
0+7雖提供我們免隔離,但此七天是需要執行嚴格自主健康管理的,如果期間不幸確診,除了盡快與診所聯繫,獲取藥物協助治療外,也應遵守院方專業評估您病症的急迫性及必要性,待綜合考量延遲該等醫療或檢查及疾病傳播風險後決定;非急迫性、必要性之醫療或檢查,建議以延後為原則。方鵬翔醫師更是提醒每位讀者,長新冠得其名,就表示在痊癒上,需要我們細心並長期地照顧,多曬太陽、安排規律運動及睡眠,雖看似日常,卻都是有助每一位確診者,儘早恢復身體健康。
審慎評估風險,提前熟知規範與做好相應防護措施,才能將寬限政策下所暗藏的隱藏成本降至最低。與病毒共存是整個地球村居民的任務,唯有你我一同了解與執行,才能使我們更快地與病毒達成一個穩定的平衡,回歸生活常態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📣按讚留言是給醫師們最好的支持!
👩⚕️讓有醫靠成為您健康的依靠👨⚕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