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生醫學時代來臨!一篇了解常見4種再生治療的優缺點比較!
已更新:8月9日
自我國《再生醫療雙法》通過後,台灣正式進入再生醫學時代。經濟部指出再生醫學的主要目的是將疾病、受損和自然衰老的組織或器官予以延長功能、修復、更換或再建,是能改變慢性病與致命的疾病的新亮點。目前常見的再生治療有哪些?價錢差多少?有用嗎?《We Get Care有醫靠》帶您深入瞭解。
再生醫學應用4領域
再生醫學根據不同治療方法與技術,可分為以下四領域:
細胞治療(Cell Therapy,CT)
基因治療(Gene Therapy,GT)
組織工程(Tissue Engineering,TE)
小分子/生物科技(Small Molecules & Biologics)
由於細胞治療和組織工程的發展較早,目前市場上出現比較多相關的醫學應用。
幹細胞衍伸物:生長因子、外泌體
除了研究幹細胞之外,許多再生醫學的研究領域也拓展到幹細胞的衍生物中,例如生長因子和外泌體。
生長因子(Growth factor):是身體產生的一種物質,幹細胞的衍伸物,具有調節細胞分裂和細胞存活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,可以影響細胞的生長。可以利用在緩解關節問題、改善皮膚痘疤、細紋並恢復彈性等。
外泌體(Exosome):是一種具有活性的細胞外微小囊泡,外泌體通常被認為帶抗發炎因子和大量的生長因子,有助於調節身體的發炎反應,幫助修復身體的受損組織。(延伸閱讀:衛福部新政策:人源外泌體保養品新趨勢!如何選擇外泌體保養品不踩雷?)
常見4再生治療!再生醫學可以治療哪些疾病?
1.PRP注射治療
2.PLT凍晶治療
PLT凍晶治療是PRP增生治療的進階技術,同樣需要抽血後,透過專利實驗技術急速冷凍製作成乾燥晶凍。(延伸閱讀:雄性禿哪種治療方式更有效?皮膚科醫分享「男女禿頭治療排行榜」)
3.PCP高濃度血液單核球治療
PCP同樣也需要在治療前先抽血,約100~150cc血液,經過2.5小時的細胞純化以及培養,抽取出高濃度細胞萃取液(M2巨噬細胞)注射回患部,幫助修復。
優點:具有抑制發炎效果,可以有效促進軟骨分化以及第二型膠原蛋白增生,可以作為需要開刀換置人工關節患者的另一種治療方式。
缺點:相較PRP來說,治療費用較高。若有腫瘤病史或正在接受感染治療者不建議施作療程。
適應症:退化性關節炎
4.BMAC骨髓抽取濃縮液注射療法
需要先麻醉,由骨盆入針抽取30-60c.c.骨髓液,抽取骨髓,抽取後24小時內需要離心處理。再透過超音波導引,由醫師將濃縮骨髓液注射入病灶。
優點:BMAC較常從骨盆的髂骨抽取,在正確操作下安全性高、破壞性小,同時可以萃取出富含生長因子的高濃度血小板,也可以萃取出較高細胞數的幹細胞。
缺點:需要搭配適當麻醉,抽取骨髓時才能降低疼痛感,此外,過去臨床上需要要暴露在X光輻射下,同時對於骨頭的破壞也比較大;現在搭配利用超音波導引和MRI的影像引導深度,可以避免該缺點。
適應症:退化性關節炎、髖關節病變或壞死、肌腱韌帶的撕裂傷
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、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,歡迎隨時與《We Get Care有醫靠》聯繫: pr@wegetcare.com
健康不漏接!歡迎加入《We Get Care有醫靠》社群:
資料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