椎間盤突出與骨刺怎麼分?一定要開刀嗎?藥物、復健到微創手術解析
- 有醫靠
- 1月17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已更新:3月13日

【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】正常的腰椎間盤通常在25歲以後就開始逐步老化,其中的膠原成分逐漸減少,彈性也隨之降低。腰酸背痛、手腳麻木等情形讓很多人會聯想到「骨刺」,大部分有明顯症狀的是「軟骨刺」,也就是所謂的「椎間盤突出」。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兩種病症的症狀、診斷方法及治療選擇,幫助患者有效改善健康問題。
頸椎、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
椎間盤突出主要發生於腰椎與頸椎,通常是由於不良姿勢或過度施力導致椎間盤變形或髓核破裂。這種病症好發於年輕人、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工作者,以及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的上班族。(推薦閱讀:退化性關節炎免開刀!PCP細胞療法,擺脫軟骨缺損)
椎間盤突出與骨刺的差別
雖然骨刺與椎間盤突出都涉及脊椎問題,但兩者的成因與表現不同。骨刺通常是關節退化或反覆摩擦造成的骨性增生;而椎間盤突出則是椎間盤受壓變形。
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方式
治療椎間盤突出時,通常根據症狀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方案。輕微患者多採取保守療法,包括以下4種方式:
熱療、電療:減輕疼痛及放鬆緊繃肌肉。
腰椎牽引:降低椎間盤壓力,緩解神經壓迫。
肌力訓練:加強背部肌肉,提供脊椎穩定支撐。
背架支撐:限制脊椎活動,減少受力不當的情況。
對於症狀嚴重或神經受壓的患者,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或介入性疼痛治療。(推薦閱讀:莫名頭痛腰痛當心長「皮蛇」!皮蛇會傳染嗎?一分鐘教您判斷帶狀皰疹與唇皰疹)
腰椎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?

手術與介入性疼痛治療
1.手術方式:
傳統手術:直接移除壓迫神經的椎間盤組織。
微創手術:使用內視鏡等技術,降低手術風險及恢復時間。(推薦閱讀:微創手術大解密:費用、後遺症、保險申請、健保給付與第二意見的重要性)
2.非手術療法:
硬膜外注射:透過尾椎注射藥物,減輕神經發炎與疼痛。
腰椎熱凝治療:以熱能阻斷疼痛訊號,緩解神經壓迫症狀。
| 硬膜外注射 | 腰椎熱凝治療 |
---|---|---|
操作方式 | 在診間以超音波導引做注射 | 在手術室以C型懸臂X光機定位注射 |
症狀改善 | 可改善神經壓迫及跛行的問題,下背痛僅能部份改善 | 可改善大部分下背痛及坐骨神經痛,對於神經跛行效果較不一定 |
注意:術後仍需結合姿勢矯正與肌力訓練,降低復發風險。
骨刺與椎間盤突出的4個預防建議
不論是骨刺還是椎間盤突出,日常保養與預防都至關重要。以下是一些實用建議:
面對椎間盤突出與骨刺,關鍵在於正確診斷與適當治療
椎間盤突出與骨刺雖然成因不同,但都可能對日常生活帶來重大影響。理解其成因並採取針對性的治療,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。無論是透過生活習慣的調整、姿態的改善,還是選擇適合的藥物或手術治療,這些方法都能幫助患者遠離疼痛,恢復正常生活品質。
如果您正在經歷腰背痛、麻木或其他相關症狀,建議及早諮詢神經外科或疼痛科醫師、物理治療師。專業評估將幫助您制定適合的改善計畫,從而更快擺脫疼痛困擾,重獲健康。
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、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,歡迎隨時與《We Get Care有醫靠》聯繫: pr@wegetcare.com
健康不漏接!歡迎加入《We Get Care有醫靠》社群:
資料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