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建鼎醫師專欄/醫師點名眼袋成因與消除方法!完整解析眼袋手術選擇與術後保養
已更新:1月20日

【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】眼袋常會讓人看起來像沒睡飽、生病了或很疲倦,自然也顯老許多。眼袋已經不限於年長者,整型外科陳建鼎醫師分享,近年來因眼袋問題求助醫美手術的年輕人明顯增加。本篇將由整型外科陳建鼎醫師帶您深入了解如何消除眼袋,眼袋是否一定需要手術,以及術後該如何保養。
眼袋成因是什麼?
整型外科陳建鼎醫師說明,眼袋是眼周脂肪堆積或肌膚下垂引起的浮腫。由於眼周的組織較為脆弱,隨著年齡增加,老化也形成眼袋的主因之一,當然也有不少人的眼袋是來自遺傳等不可抗力因素。不過,以下4種生活習慣也會加速眼袋形成:
飲食不當
用眼過度
壓力大
有眼袋=老十歲!
現代人因生活習慣加速老化,如飲酒、熬夜、睡勉不足等,讓不到30歲的年輕人因眼袋而顯老。陳醫師分享,門診遇過實際年齡僅27歲的患者,因眼袋問題看起來像36歲,讓她倍感困擾。
非老年人專利!眼袋類型分3種
眼袋形成的原因,大致分為3種:
1.老化型眼袋
隨著膠原蛋白流失,眼周皮膚老化鬆弛、脂肪下垂,眼周缺乏張力,眼周脂肪會往下垂墜並向外鼓。這類型眼袋容易伴隨黑眼圈或淚溝。
2.遺傳型眼袋
先天基因影響導致眼部脂肪堆積、眼部肌肉較發達,或眼壓過高引起的凸出。此外,用眼過度、眼壓過高也可能產生此情形。
3.水腫型眼袋
常被稱作「泡泡眼」,因為眼睛周圍的皮膚較薄,容易出現浮腫,看起來像沒睡飽。整型外科陳建鼎醫師分享,蠻多亞洲人有類似情形,與生活習慣、體質息息相關。美國心臟協會則建議每日攝取的鹽不超過1500毫克,若長期攝取過高鹽份、飲酒、睡眠不足及壓力大都會讓眼袋提早來報到。
眼袋、臥蠶、淚溝差在哪?
眼袋、臥蠶、淚溝差異比較表:
類別 | 組成 | 形狀 | 特徵 |
---|---|---|---|
眼袋 | 脂肪凸出 | 倒三角形 | 表情自然時即明顯,笑起來淚溝可能變淡。 |
臥蠶 | 肌肉鼓起 | 帶狀隆起 | 笑起來時才會特別明顯。 |
淚溝 | 韌帶凹陷 | 長條溝狀痕 | 無論有沒有表情都會出現。 |
消除眼袋的5種方法
整型外科陳建鼎醫師整理5種不同居家眼袋保養方式:
冷敷眼周:適用於水腫型眼袋。輕微的眼袋可以使用冷敷眼周的方式,減少血管腫脹。
使用眼部保養品與按摩:可以使用眼部專用的保養品,配合局部輕輕按摩,促進眼周循環,改善水腫。
飲食調整:避免攝取過鹹或過甜的食物,容易加重眼袋浮腫的情況。
有氧運動:慢跑15-20分鐘或健走30分鐘,透過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減少水分滯留,減輕水腫型眼袋形成。
手術外力:面臨較嚴重的眼袋需要借助手術外力,才能有效改善。
解析眼袋手術的3方式
一般眼袋手術可以分為以下3種:
內開眼袋手術:於結膜內切開1.5-2公分,將脂肪移除,術後幾乎無痕跡,適合皮膚緊實的年輕患者。
外開眼袋手術:於眼部外切開,移除多餘脂肪或回填至淚溝,適用皮膚下垂鬆弛者,年長患者常選用此法。
複合式眼袋手術:結合內開與外開,針對個別需求進行客製化治療。
眼袋手術術後保養與維持時間
整型外科陳建鼎醫師指出,眼袋手術效果可維持10-20年以上,術後若未調整作息或飲食習慣,眼袋可能再次出現。陳醫師也分享,上述案例最終採用內開眼袋手術去除眼袋,將凸出的脂肪移除。術後3天就幾乎看太出來有手術痕跡,可以再次回到年輕、有朝氣的樣貌。
術後保養建議:
避免揉眼,減少術後刺激。
規律作息,減少熬夜。
增加保濕保養,維持皮膚彈性。
最新眼袋手術QA問題解答
Q1:眼袋手術會痛嗎?恢復期多長?
A: 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,疼痛感極低,術後3-7天即可恢復自然。(推薦閱讀:舒眠麻醉非零風險!整形外科陳建鼎醫師:牛奶針的優勢與風解析)
Q2:去眼袋手術後還會復發嗎?如何避免?
A:若能維持健康生活習慣,效果可持續數十年。
Q3:內開與外開手術價格相差多少?
A:內開手術約4-6萬元,外開或複合式手術因複雜度不同,費用約6-10萬元。費用高低確實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,但建議還是要先了解眼袋成因,才能對症下藥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改善方式。(延伸閱讀:更年期如何保養?自我測驗,3秘訣不發胖、延緩老化、平衡雌激素)
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、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,歡迎隨時與《We Get Care有醫靠》聯繫: pr@wegetcare.com
健康不漏接!歡迎加入《We Get Care有醫靠》社群:
諮詢專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