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股重挫引爆焦慮失眠潮?就按中醫5大穴道+調理法助你改善睡不好問題
- 有醫靠
- 4月8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
【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】近期美國宣布調升關稅政策,引發台灣股市劇烈震盪,清明連假後開盤即大幅下挫,千餘檔個股遭遇跌停潮。這場突如其來的金融衝擊,讓不少投資人焦慮不安,甚至出現失眠、作息紊亂等情況,社群平台上充斥著「經濟焦慮失眠」的討論聲浪。該如何有效改善失眠?除了依賴安眠藥外,中醫也提供另一套緩解焦慮與睡眠困擾的自然療法。
中醫治療失眠3優勢,有助減少安眠藥依賴
現代人常因生活節奏緊湊與壓力沉重導致失眠,許多患者選擇以安眠藥助眠,但長期服用可能出現依賴與副作用。中醫從體質與內在平衡出發,提供溫和且具有持續改善效果的方式,具有以下幾個優勢:
儘管起效較慢,但長期使用可望達到穩定而持久的改善效果,對身體的整體調節也較有助益。
中醫觀點:肝氣鬱結為壓力型失眠主因
中醫認為「肝主疏洩」,能夠協調氣機與情志活動。當面對長期壓力或情緒鬱結時,容易導致肝氣不暢,出現「肝氣鬱結」的現象,進一步干擾睡眠。常見症狀包括情緒不穩、胸悶、煩躁與失眠等。(推薦閱讀:肌肉酸痛總是反覆?全身肌肉緊繃3大元凶與改善策略完整解析)
疏肝解鬱的治療方向,除了使用具有疏通氣機、安神助眠效果的中藥,也會搭配針灸、推拿與飲食調養,全方位減緩焦慮與精神緊繃。
睡眠斷續、夢境紛亂?小心身體無法修復疲勞
若每隔一兩小時就驚醒,或整夜充滿夢境而難以深睡,可能是睡眠周期遭到干擾。這樣的狀況會影響身體進入深層修復階段,使疲勞感無法解除,日積月累將削弱整體健康。
中醫治療這類失眠,通常會採取「安神鎮驚」的方法,再依個人體質針對肝、心、腎等臟腑進行調整,逐步穩定睡眠週期,改善頻繁作夢與淺眠的困擾。
緩解焦慮與失眠,5大穴位日常可按摩
若經常感到緊張、心煩或睡眠品質不佳,可透過穴位按摩進行自我調理。每天按摩以下穴位,每次約5分鐘,能有效舒緩壓力、幫助入睡:
1.安眠穴(三陽經交會)

穴位:耳垂後凹陷與枕骨下凹陷的連線中點處,或耳後高骨下方位置。
效用:放鬆頸部肌肉,鎮靜安神,改善失眠。
》舒緩身體不適:RayFocus2 穿戴式光動能按摩機
2.合谷穴(大腸經)

穴位:位於手背,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虎口處。
效用:可舒緩壓力與頭痛,放鬆情緒緊繃感。(推薦閱讀:後腦勺痛到影響生活?枕神經疼痛症狀、原因及舒緩方法一次看)
3.內關穴(心包經)

穴位:位於前臂內側,腕橫紋上約2寸(三指寬)。
效用:可安神、緩解胸悶和焦慮。(推薦閱讀:中風、憂鬱、焦慮症、自律神經失調治療新選擇!認識rTMS治療原理、效果、費用、常見問題)
4.神門穴(心經)

穴位:位於手腕內側,小指側腕橫紋處。
效用:有助於鎮靜心神、改善失眠。
5.勞宮穴(心包經)

穴位:位於掌心,微握拳時中指指尖所指之處。
效用:對緩解壓力型失眠特別有效,適合多夢、情緒耗竭者使用。
》矯正口呼吸:Caremate 舒眠貼 鼻呼吸自然導向 止鼾膠帶
穴位搭配生活習慣,雙管齊下改善睡眠品質
中醫強調整體調理,單靠按摩或中藥難以徹底改善失眠,生活習慣的調整同樣重要。建議日常實踐以下習慣,協助身心恢復平衡:
每天安排固定睡眠時間,建立穩定的生理時鐘。
睡前避免使用手機、電腦等螢幕產品,讓大腦進入放鬆狀態。
午後避免含咖啡因飲料,降低神經刺激。
養成適度運動的習慣,有助釋放壓力與提升睡眠質量。
保持飲食均衡,補充鎂、鈣、維生素B群等有助放鬆的營養素。
若長期有失眠、易醒或夢多等情況,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評估,透過個人化辨證調理與自然療法,協助重建健康的睡眠模式。
不再為睡眠煩惱!
每一次睡不著的夜晚,都可能是身體對壓力發出的訊號。與其長期依賴藥物,不如從根源調理、建立良好作息與生活習慣。有醫靠 We Get Care 提供專業中醫師線上諮詢,從辨證論治到日常照護給予最適切的建議,幫助你找回真正的放鬆與熟睡人生。
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、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,歡迎隨時與《We Get Care有醫靠》聯繫: pr@wegetcare.com
健康不漏接!歡迎加入《We Get Care有醫靠》社群: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