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鵬翔醫師專欄/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有望?方鵬翔醫師:幹細胞治療的希望與發展
已更新:14小时前
![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有望?方鵬翔醫師:幹細胞治療的希望與發展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98f199_aef0f630de84449d9f5dca1ee8816de2~mv2.jpg/v1/fill/w_980,h_551,al_c,q_85,usm_0.66_1.00_0.01,enc_auto/98f199_aef0f630de84449d9f5dca1ee8816de2~mv2.jpg)
【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】在傳統的脊髓損傷治療觀念中,國際醫學界普遍認為應在「黃金90天」內進行再生治療,以提高復原機率。然而,神經外科專家方鵬翔醫師指出,理想情況下,患者應該在手術的第一時間內即介入再生醫學,以最大程度減少神經損傷,並促進神經修復。
不過,目前再生治療在實務應用上仍面臨諸多挑戰,包括現行法規的限制、幹細胞培養所需時間、以及高昂的治療成本等。因此,方醫師期待未來醫療法規能夠與時俱進,使再生治療能夠更早應用於臨床。
幹細胞治療是什麼?
幹細胞治療(Stem Cell Therapy),又稱再生醫學(Regenerative Medicine),透過幹細胞或其衍生物來促進受損組織修復,幫助功能受損的器官恢復運作。例如,研究人員可在實驗室中培養幹細胞,使其分化成心肌細胞、免疫細胞或神經細胞,然後再植入患者體內,以促進修復過程。(推薦閱讀:再生醫學時代來臨!一篇了解常見4種再生治療的優缺點比較!)
幹細胞治療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方式:
自體移植(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):使用患者自身預先儲存的健康幹細胞進行治療。
異體移植(Allogeneic Transplantation):使用來自健康供者的幹細胞,移植前需進行抗原配對,以確保相容性並降低排斥風險。
這些技術在各類疾病的治療上已展現潛力,特別是在脊髓損傷、神經退化性疾病、關節損傷等領域。
幹細胞移植有哪些項目?台灣幹細胞治療法規
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頒布的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管理辦法》,目前已核准六項細胞治療技術,其中三項與幹細胞移植相關。
這些治療技術的開放,為患者帶來更多復原的可能性,也顯示出台灣在細胞治療領域的發展趨勢。
把握黃金治療期,提升脊髓損傷治療效果
針對脊髓損傷,方鵬翔醫師強調,越早介入再生醫學治療,越能減輕神經損傷並促進修復。目前台灣健保提供「6 個月內的中醫脊髓損傷輔助治療計畫」,但臨床建議患者應在 90天內 把握黃金治療期,以提升康復效果。(推薦閱讀:再生醫學時代來臨!一篇了解常見4種再生治療的優缺點比較!)
此外,方醫師進一步建議,脊髓損傷患者應在手術當下就啟動再生醫療計畫。然而,由於幹細胞培養速度、醫療成本以及法規的限制,目前治療仍有一定障礙。因此,他期許未來醫療體系能夠優化流程,例如在手術室內設置專屬實驗室,以同步培養幹細胞,使患者能在第一時間獲得最佳治療。
再生醫學的未來展望與挑戰
隨著再生醫學的進步,幹細胞治療為脊髓損傷患者帶來新的希望。然而,現行法規與治療模式仍需調整,以縮短患者等待治療的時間,提升康復成效。透過更早期的介入治療,結合科技與臨床醫學的發展,未來脊髓損傷的治療模式將更具突破性,幫助更多患者重獲健康。
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、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,歡迎隨時與《We Get Care有醫靠》聯繫: pr@wegetcare.com
健康不漏接!歡迎加入《We Get Care有醫靠》社群:
諮詢專家: